大崩溃之后是著名的大萧条,大萧条后是著名的罗斯福新政,这构成了道指三十年代的触底反弹的大形态。大多数投资者都知道,在1930年代的大萧条期,道指度过了一段悲惨时光。在进入三十年代的时候,道指为248.48点,明显低于1929年崩盘前创下的381.17点的最高值。1932年7月,也就是大萧条最严重的时候,道指跌至令人悚然的41.22点。1939年终,道指收于150.24点。1930年代也是股票价格波动最为剧烈的十年。投资者的神经因为大萧条的磨砺而变得坚强,早就适应了大喜大悲的刺激。
1931年美国工业生产总指数比1929年下降53.8%。重工业生产的缩减尤为严重。到1933年3月,完全失业工人达1700万,约有101.93万农民破产,许多中产阶级也纷纷破产。1933年的商品消费额,下降到1929年水平的67%。危机期间,一方面生产过剩,商品积压,甚至销毁大量农产品和牲畜,另一方面广大劳动人民又缺衣少食。据数据显示1932年9月,全国有3400万成年男女和儿童,即约占全国总人口的28%无法维持生计 (1100万户农村人口未计在内)。200万人到处流浪。在这次大萧条中,工业、农业、信用危机同时并发,并波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,使世界工业生产总产值下降36%,世界贸易缩减2/3。
1932年中,国内生产毛额(GDP)较1929年下跌三分之一,工业产出只有产能的12%,失业率维持在近25%的水平。
道指在1931年下跌52.7%,1937年下跌32.8%,也在1933年上涨66.7%,在1935年上涨38.5%。日常交易的波动也非常剧烈。可能让人感到有些奇怪的是,道指历史上涨幅最大的十个交易日有七个处在1930年代。
罗斯福(Franklin Delano Roosevelt)在1933年开始主政,他制定了各类社会计划并让人们为修筑公路和公共建筑而工作。他的执政历史有如一个政治性的罗夏墨迹测试(Rorschach test),透过那些历史的痕迹,一些人看到了魔鬼罗斯福,另外一些人却视之为救世主罗斯福。
股市似乎喜欢罗斯福所采取的措施。道指在1933年上涨39点,1934年涨6点,1935年涨40点,1936年涨36点。
新奥尔良大学(University of New Orleans)的名誉退休教授里查德-斯蒂曼(Richard Stillman)在1996年的一次访谈中指出,民间资源保护组织(the Civilian Conservation Corps)、美国证管会(SEC)和社会保障的出现帮助道指扭转了走势。
1938年道指再度跌至100点以下。索博尔(Robert Sobel)将此归咎于罗斯福的增税政策。斯蒂曼(Richard Stillman)指出,由于其他国家都在各自苦度难关,海外对美国商品的需求疲软。两位历史学家都认为,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促成了大萧条的结束。索博尔指出,“是战争而不是罗斯福使这个国家走出了大萧条。”
评论
必须强烈安利!
谢 谢 分 享